遗产继承,相信大多数人都有所了解吧。简单来说,它指的就是人死亡以后,其遗产将如何处理,转移给谁的问题。
在遗产继承的过程中,经常会出现纠纷和争议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不了解具体的继承规定和分配原则,再加上关乎个人利益,每个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。如果有遗嘱的话,情况会简单许多,按照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中的内容来分配就可以了,但是没有遗嘱的话则需要按照法定继承来分配。所以,我们很有必要去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。
按照法定继承原则,法定继承人的第一顺序是:配偶、子女、父母。
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:兄弟姐妹,祖父母,外祖父母。
其中,子女,包括婚生子女、非婚生子女、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。
父母,包括生父母、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。
兄弟姐妹,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、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、养兄弟姐妹、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。
也就是说,继承发生以后,应当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来继承,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与继承;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,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来继承。并且,同一顺序继承人所继承的遗产份额是平均分割的。
以上就是关于没有遗嘱的情况下,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时的继承顺序和分配原则。由于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,所以在遗产继承的时候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。有些家庭情况较为复杂,有可能还涉及到再婚,重组家庭等等,那么牵涉到的人会更多,也更加容易引起纠纷。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最好咨询律师,以免自身利益收到侵害。
免责声明:婚姻律师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我们,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
扫一扫联系上海家理
扫一扫联系深圳家理